“3年多的学习和生活,
近3个月的实习和调查,
让我们对温州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
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有了更深感受,
我们对温州的毕业生人才工作
也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3月12日是温州首个“人才日”。
此前,
来自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的
鲍祎鑫、李允巍、王婕妤、李明豪
和温州肯恩大学的陈芳园
怀着忐忑的心情
向市委书记陈伟俊写了一封信。
令同学们欣喜的是,
这封信很快就得到了陈书记的回复,
而且市委人才办迅速牵头召集相关部门,
专门举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
5名同学也应邀参加。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
千余字的信,泛起层层涟漪。
字里行间,
既有高校学子们的真情流露,
也饱含着新时代青年对温州发展的期许。
一次调查的收获致力推动公共政策完善
一封信的背后,是一次关于温州毕业生人才政策吸引力的大调查,调研组选取了杭州、宁波、深圳和厦门作为对比,问卷在温州本土高校广泛传播,共收回有效问卷份。
调查团队正是由5名温州高校应届毕业生组成。组长鲍祎鑫告诉记者, 银行、保险、证券、电力、邮政、通信、运输、能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等行业系统,将新引进高校毕业生人以上;
高校、科研院所新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人以上,创新设立个以上高校科研助理岗位;中小学(幼儿园)新引进高校毕业生人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新引进高校毕业生人以上;机关、事业单位新招录高校毕业生人以上,开发基层社区工作者岗位个以上。定制10条新政:10亿补贴撒向人才
1.就业补贴
对新全职来温工作的35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世界大学排名前位大学(以最新一期ARWU、THE、QS、U.S.News排名为准)或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给予总额6万元、4万元、3万元就业补贴,分2年发放。
在攻坚期间,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首次来温企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补贴额度按《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40条意见》(温委人〔〕1号)标准的%兑现,即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分别按总额7.2万元、3.6万元、1.8万元、1.08万元的标准兑现,分2年发放。
2.创业补贴
在攻坚期间,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初次来温创办企业并担任法定代表人或从事个体经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给予个人1万元初创补贴;正常经营1年以上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再给予个人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3.社保补贴
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温通过从事个人创业、互联网营销等新业态职业实现灵活就业,并依法缴纳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其实际缴费总额的2/3,每人每年补贴不超过1万元,补贴期限为1年。
4.公积金补贴
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生来温民营企业工作,并通过企业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的,给予企业公积金补贴。补贴标准为上一年度实缴住房公积金的企业缴费部分的2/3,每人每年补贴不超过元,期限为1年。
5.租房补贴
向全职来温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大专生发放租房补贴,分别为每月元、1元、元、元,补贴时间累计不超过8年。
在攻坚期间,新入职在温民营企业的全日制高校本科生、专科生,补贴额度按《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40条意见》(温委人〔〕1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温人社发〔〕73号)标准的%兑现,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元、元。
6.购房补贴
向全职在温企业工作并在温首购商品住房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分别发放40万元、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向符合《温州市人才住房租售并举实施办法》(温委办发〔〕70号)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配售人才住房,配售面积分别为平方米、90平方米,购买价格分别为备案价(核定价)的60%、70%。
7.路费补贴
毕业5年以内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首次到在温民营企业就业的,按照出发地(生源地或毕业院校地)为浙江省、华东地区(浙江省除外)、华东地区以外分别给予个人元、元、元的求职路费补贴。受邀来温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引才活动的应届毕业生,经认定,按同等标准享受求职路费补贴。
8.驿站补贴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鼓励社会机构为毕业2年以内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大学生)来温求职提供短期住宿服务,攻坚期间每人每天的标准从《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温人社发〔〕73号)规定的80元提高至元,累计不超过10天。
9.实习补贴
支持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大学生来温参加政府组织的实习基地实习活动,给予实习人员每人每月1元的实习补贴,并承担实习期间必要的食宿、交通、通讯、考察、参观等费用,以及在温期间综合商业保险费用。
10.引才补贴
在大中专院校设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对经年度绩效评估确定为合格、良好、优秀、特别优秀的,分别给予1万元、3万元、4万元、6万元奖励。主动与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合作,抓取匹配温籍企业、温籍求职人员数据,扩大就业供需信息精准匹配覆盖面。对攻坚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助我市民营企业引进全日制高校博士、硕士、本科生、专科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参加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的,分别按每人2万元、1万元、元、元的标准发放机构引才奖励。
举办10大活动,精准提供创业舞台
实施“计划”期间,温州将高标准办好中国·温州民营企业人才周、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巡回引才、长三角·温州创业创新大会、“高校学子企业行”系列活动、高校毕业生“双线招聘会”、“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面向“双一流”招才活动、“鹿鸣计划”凝聚海外人才、“家燕归巢·智汇温州”系列活动等10大人才活动,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来温就业、创业、创新提供有效的对接平台,助各路英才“成事在温”,共赢美好未来。
推荐阅读
温医大师生热议年全国两会3月11日,党史上的今天温医大10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月10日,党史上的今天3月9日,党史上的今天
温州医科大学
来源
温州日报温医大学生处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等
编辑
楼欣格
初审
高拓
终审
王建波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提供原创图文、音视频素材或线索
投稿邮箱
wmunews
wmu.edu.cn官方微博
温州医科大学
官方抖音
温州医科大学WMU_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