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武汉已4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切实增强各区各部门责任感和紧迫感。优化营商环境,武汉各单位落实情况如何?如何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8月24日上午的工作会上,市发改委、市政数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单位汇报了相关情况,并拿出下一步工作举措。
市发改委:
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为坐标系
“比学赶超”全国最高标准和最先进经验
汉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办理各项事务的市民提供服务。长江日报记者史伟摄
今年5月,市营商办建立了“三张清单”制度,通过“月度工作清单”跟踪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据了解,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任务清单中的工作任务共项,截至7月底已完成52项,占比40%,其余的79项工作任务中,62项属于持续推进的工作,17项将按计划于年底前完成。
市发改委介绍,通过落实“三张清单”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任务的深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58项动态对标工作举措中,13项是全国首创性创新举措,1项创新成果被国家发改委推广。
接下来将重点加大“三张清单”工作督办力度,对部门反映的问题加大协调力度,保证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动态对标先进城市,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督促各单位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为坐标系,“比学赶超”全国最高标准和最先进经验。
市政数局:
全面推进“一事联办”“一网通办”“跨市通办”“一窗通办”
试点开展“一业一证”
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一事联办(企业登记类)窗口,工作人员在“双机一屏”上可以同时办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事务。一事联办窗口的开设,简化了办事流程,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长江日报记者高勇摄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市政数局全面推进“一事联办”“一网通办”“跨市通办”“一窗通办”,试点开展“一业一证”,深化行业准入综合许可证审批改革。
目前,武汉已实现80类份证明材料直接调用,份申请材料直接“硬减”;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跑动次数、申请材料和办理环节经过对标优化,较去年分别再压缩16.99%、42.86%、25.66%和8.4%;省统筹推进的19项“一事联办”主题已上线10项,市统筹推进的88项已上线试运行41项。
据了解,市医保局承担的“医疗费用报销”试点任务提前40天上线试运行,东湖高新区实行企业股权转让办理时限从11天缩减到最快0.5天。一体化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机上线项高频事项,鄂汇办(武汉旗舰店)上线项便民服务事项。东湖高新区启动了首批15个试点行业“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将多张许可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