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滴答清单和番茄todo竞品调研报告,作者从产品功能和产品迭代角度出发,结合具体数据表现,对两个产品展开了梳理分析,希望通过此报告能够加深你对清单类产品的认识。
一、调研目的
了解需求,把握需求对应的功能点和关键页面;
了解迭代过程,从中获得设计待办清单类产品启发。
二、竞品选择
滴答清单,番茄todo两款app,在工具类产品中拥有大量用户。滴答清单专注轻便待办事项以及日程管理,番茄todo专注工作法和习惯养成,且滴答清单多次获得appstore及多家媒体推荐。所以选择这两款app的核心功能“待办模块”和“番茄模块”作为调研对象。
三、产品满足需求点
滴答清单:
快速添加+智能识别:更高效的记录,防止遗忘、及时提醒多平台同步:随时随地查看日程安排日历视图:全局概览,查看日常计划团队协作:满足多人协同高效完成团队项目番茄todo:
番茄钟+学霸模式:帮你远离手机,抵制分心,专注当下强制提醒:不间断提醒,知道你完成所计划的待办统计数据:查看以往信息并记录心得,总结提高自习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专注,提升自我
目标用户和典型使用场景
目标用户1:小红,25岁,初入职场,日常工作繁忙,生活琐事多
场景故事:小红负责公司人事部门。早上开会,领导安排小红预定下午2点会议室、将报告整理后发给小张、新人合同拟定、公司物料清点、本月员工生日统计、本月之星评选结果,除了这些任务,领导还在不间断的发来新的任务。于是小红打开滴答清单,将每一条任务按照执行时间、优先级罗列出来,并用文件夹管理,完成一条勾选一个。未完成/已完成事项一目了然,既不会遗漏,又提高了效率。
目标用户2:小黄,29岁,公司主管,加班严重、随时随地需要更新共享状态
场景故事:小黄的工作经常外出约客户,因为客户比较多,又经常公司,出差两头跑。公司电脑上记录的东西出差就得提前备份。后来小黄在外面接待客户通过滴答清单记录待办事项,手头有电脑的时候同步待办清单到电脑上,多设备共享同步,随时随地查看。
目标用户3:小马,23岁,大三准备考研学生,目标感强,喜欢在竞争状态中学习
场景故事:小马着手准备考研事项,自己经常学习到半夜,也想知道和他一样考研的同学学习状况是什么样的。于是在番茄todo里面加入了考研自习室,发现里面好多志同道合的研友,而且也能看到别人学习了多长时间,给自己也有一个参照,从此考研路上不再孤单。
目标用户4:二蛋,21岁,大二学生,有生活/学习目标,注重效率
场景故事:二蛋正在准备英语专业考试。他将每天学习的时间计划好,听说读写四个部分,每个部分至少花1小时来训练。但由于经常超时,导致当天任务没法完成。于是他打开番茄todo,在目标那里设置了四个番茄钟,每开始一部分训练就启动番茄钟。这样时间安排合理,又能专心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
目标用户5:小明,15岁,某中学学生,拖延症,自控能力弱
场景故事:晚上放学回家后准备写作业。同学电话来邀请打一盘游戏,于是拿着手机去玩游戏。打完游戏准备写作业,某购物消息又弹出来吸引了他。不知不觉过了几个小时,作业一笔没动。于是小明打开番茄todo,开启了学霸模式,将手机变成了一个计时器,安安心心地写作业去了。
四、产品迭代路径
数据表现
以安卓系统的下载量,以下截图为下载量开始增长和下载量逐渐放缓两个阶段。
结合滴答清单的迭代路径和下载量,推测如下:
第一阶段:年8月—年1月:V1.0—V2.6,产品探索期
根据迭代过程,这期间主要确定产品形象,完善基本功能:日历、评论、指派分享任务、搜索、多语言等功能。以及细化一些特色功能,整个节奏基本满足小步快跑的迭代。其中15年7月出现过一波下载量增长,随后下降。而这一阶段也是“发现”功能上新而后被砍掉的过程。初步猜测可能是滴答清单作为办公提高效率类工具,和生活服务类定位有差别,遂在探索阶段及时改正。这一阶段下载量平缓,基本判断为产品探索期。第二阶段,年2月—年3月:V2.6—V5.0,产品成长期
关键功能比较稳定;着手优化付费会员功能;已形成用户口碑的同时用转发作为一种拉新动作。
V2.6—V2.8,上线“新手任务”,通过帮助新用户快速了解产品的同时,领取奖励,鼓励升级成付费用户,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