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低调十问,我们选择呈现的人物是PINTEC旗下智能信贷公司读秒CEO周静。在加入PINTEC打造读秒之前,她的经历已经颇具传奇色彩:
看起来纤细斯文的她,读的是化学工程专业;学成后,她没有选择去成为一名工程师,而是转身进入了金融圈,编程、代码、风控、市场研究……这一扎根就是20年——从美国Capitalone起步,再一步步升任至渣打中国零售银行风险官,加入渣打中国最早期的零售团队,并建立零售无抵押产品风控团队,不知不觉间她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经验……
假设说一个人或者产品从0到1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这位“金融圈女神”的选择也是挺有意思——她至少已经做过两次这样的选择:
她在大机构里创业,带领着年刚拿到人民币牌照的渣打中国,开始试水零售无抵押产品风控,这段经历等于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组建团队做零售信贷业务;
年,已经站在人生高地的她,却又一次选择了“从0到1”,加入年轻的创业公司PINTEC,做起了没有任何行业标杆可模仿、没有任何大腿可抱的智能信贷新业务——读秒。为什么她选择加入创业公司?又怎样在“没有大腿可抱”的困境中打出一片广阔市场?以及,他们的产品是如何将繁琐的金融决策流程缩短到几秒内可以实现,把看似不可能变为可能?以下,Enjoy:
01作为渣打银行的首席风险官,能否谈谈为什么会选择加入一家创业公司?
我最早入行是在美国的CapitalOne,做了八年。CapitalOne从消费信贷做起,完全用数字来驱动决策,风控、产品、定价都是如此。我们最早是用信件的方式去获客,就连信封是用红色的还是蓝色的,当时都是用数据去测试决定的。
因为是第一份工作,对我后来的影响很深,你会明白大的零售业务中数据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决策的血脉。
后来回国之后,加入了渣打银行,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学习。渣打是比较传统的银行,它的业务面非常广,而一家全球性银行里面的理念、运营、策略,又非常不一样。
我到渣打是年,年渣打拿到人民币相关牌照,开始人民币客户业务。这段经历等于是从零开始——组建团队,做零售信贷业务,一做就是9年。这9年帮我在中国市场落地,并且使我对整个中国的信贷市场,包括零售和中小企业、房贷市场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互联网到、年的时候已经开始成熟,从理念、数据到智能手机……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地方被改变。结合我的职业经历,我坚信数据是可以驱动金融的,特别是零售金融这一块,技术与金融可以很好结合。
虽然十分不舍渣打的同事情谊与自己一手打造的团队,最后我还是选择挑战,加入了PINTEC集团,它有着扎实的技术、创业的氛围,平等的思想,我第一次走进公司,一进门看到董骏(PINTEC创始人兼CEO)和所有高管,都像普通员工一样,坐在一个小桌子上办公,就非常喜欢,觉得“就是这家公司了”。
02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会怎样改变呢?
在互联网时代,金融、风控等等理念和核心没有变,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新的工具、形态以及数据源,做得更好更高效。
传统的大机构的组织架构有很多的因素要权衡——以信贷业务为例,无论怎么做优化,流程都是比较长和繁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客户体验、速度、标准化再怎么压缩,它那些基本步骤没办法再去掉。
PINTEC不一样,我们非常专注把业务做起来,业务推动团队向前走。公司的特质决定了文化和气氛是完全不一样的。基于风险控制和数据导向的理念,很多步骤在技术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并行进行,填写资料、电话、面审、放款……7步可以变成一步。
打造读秒以后,我觉得市场更大了——怎么样去定策略,怎么做完全是靠你自己去定,没有路径可以依赖。
这个市场你怎么去做,跟谁去竞争,怎么去竞争,你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所有这些东西你自己来定。这样当然自由度非常高,很有意思,但是挑战也非常大,因为你不知道你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特别我们做读秒,是没有竞品可以去模仿的。
△读秒CEO周静
03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的痛点是什么?读秒怎么解决这些痛点?
之前在金融机构时,我们发现零售类的客户,长尾的客户,不管是个人还是小微企业都难以被传统金融很好地服务,整个流程太繁琐、太长,太不符合互联网时代了。我们希望有一个产品能解决客户的需求和痛点,与此同时,风控还能把住。
读秒这个产品,我们的定位是新一代信贷决策引擎。我们的数据来源于30多个第三方合作机构和集团本身数据,理论上所有人都可以向读秒提出借贷需求,而授信审批,融资放款以及贷后管理均采用自动化的流程,10秒内线上实时授信。
04读秒是如何与互联网巨头抢占市场的?简单介绍一下读秒以及它的运作模式。
我们目前有万申请用户,万放款笔数,仍在增加。业务分为三块:个人版,面向个人客户的纯线上智能信用贷款,有消费分期和现金贷两种形式;企业版,面向小微企业客户的纯线上智能信用贷款;POWEREDBYDUMIAO(读秒驱动),为金融机构及合作方提供一整套的智能信贷服务及技术解决方案。
我们有一些自己总结出来的特点,比如极速——10秒钟完成个人贷款授信,自动放款;高效——全程自动化审批,不依赖人工服务;以及安全、便捷、精准、满足碎片化需求、适配性强等多个特性,这些是同类产品难以追赶的。
为了更好风控,我们接了三十多个数据源,这些数据涵盖方方面面,电信、运营商、征信公司等等都有,甚至有一些大家没听过但很有用的数据,我们都接进来了。数据接入进来之后,我们会放在一个库里面清洗、挖掘、决策。
做好了之后,我们发现这个产品不光只是作为风控的机器,它还可以嵌入任何的场景,线上和线下消费都可以用到。
我们许多客户,他们有流量有金融产品,但是他们没有信贷经验,搭建的成本也非常高。而读秒从获客到资金、到最后体验、到贷后管理,所有东西都是用智能方式去做的。所以有很多大公司在跟我们合作,比如安盛天平、康德乐、乐视、去哪儿、携程等等。
我们的团队很强,都来自于优秀金融机构和IT公司,所以我们对客户群和风控的理解是非常深的。这个深,不是说我们照搬金融机构的做法,而是真正理解到风险点在哪里:客户群的形态是什么样子?他的风险点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时候?我们怎么去把控?
05每个企业想要成功都要打造壁垒,读秒的壁垒是什么?
技术。我们专注做一件事,就是金融技术。
现在读秒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对于个人客户,你提供的是姓名,信用卡号和手机号等简单信息;然后我们跑风控模型,做评分,好多个不同维度的评分,最后做一个决策,这个决策是在几秒钟之内发生的,读秒会基于客户授权的数据以及数据库内数据做比对,决定是否授信,如何授信。
这个体验足够简单足够快。但是后面对应的是非常复杂的数据分析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把风控做好。在平衡客户体验、风控和速度的前提下,我们天天在做优化。
技术壁垒不是像造火箭的工艺复杂。复杂在从体验到数据,到建模,到最后出来的客户的转化率和逾期率,要达到平衡状态。传统流程多数需要漫长的周期,我们是10秒全部做完,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每天都在优化,有时候一个星期就会优化好多次,从技术、评分卡、数据使用到体验。我们坚持流程再简化,速度再提升,并且风控还要做到跟之前一样好、甚至更好,这有挺大的挑战。
06怎样理解互联网风控?
我做了20年风控,从美国到中国,也看过全世界很多不同的风控理念。风控对我来讲,它不仅仅是一套算法,或技术,或模型。从你圈定市场里哪些是我的客户开始,就已经在做风控了。
你定位的客户群,很大一部分已经决定了你会带进来多少的风险。然后从定价,从客户体验,从怎样销售,这里面都跟风险有关。整个销售的过程,营销的过程,我们也会去做一定的风控方面的考虑。
客户进来了之后,我们会把客户分层,用数据的方式也好,用人工的方式也好,去做分层和审批。了解整个流程当中的风险点在哪里,怎么样去优化,这个是真正的风控的核心所在。
风控是全流程的,真正的大家爱说的信用风控只是一环。信用风控我们会看几点:第一有没有欺诈;第二他是不是有足够的收入;第三他的收入跟他想要的这笔贷款是不是匹配;然后他有没有抵押物,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面,他的信用又是什么样子?
这几个模块,不管互联网也好非互联网也罢,基本上都要考虑的。在读秒里面,我们用数据的方式替代了以前的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互联网时代你的设备信息,ID信息,还有包括行为信息、电商消费记录,我们都会去做交叉的比对。
很多人说线下风控更好,这样理解是不对的。线下经常碰到一些问题,比如收入证明可以作假,资产证明可以作假,身份证可以作假,甚至征信报告都可以作假,都作假了他就通过线下审批了。
但是在线上这些数据的交叉验证后,其实是很难作假的。线上线下我们都会抓这些点,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线上的风控已经可以做到跟线下一样好,甚至更好。
07会涉及隐私安全吗?
我们对客户信息是极其保护的,如果需要相关信息,我们一定会要求客户授权。有人曾经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有一些机构,如果客户给到facebook密码就可以给一个折扣。这样获取的数据有没有用?你们会这样做吗?”
数据有没有用不知道,可能会有用。但是我们不会做,让客户拿那么私密的信息出来,是一种挑战人性的举动。那么带来的疑问是,这个客户群是不是可靠?所以一开始到现在,我们在做读秒的时候,就会尽量避免去问客户要特别隐私的信息。
08消费金融从年开始就进入极热的风口,怎么评价现在的竞争氛围?
我们最开始做读秒的时候,会担心没有大型电商作为流量入口是个挑战,因为获客要靠自己,数据也要靠自己去收集。但是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没有一个大腿可以抱,只能自己去找获客渠道,打造自己的数据系统。
后来发现,这样反而给我们打开了市场,市场很大,体系外有很多客户。有的时候一些看似的帮助、传统傍大腿的思维会把自己给限制住;作为创业公司没有东西可以依靠,正是依靠自己来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才更强一些。
金融这个行业,很少在一个国家,有一家银行可以把所有的金融都吃掉,在中国也是这样子。消费金融本身市场够大,在细分领域有够多的机会。
我觉得整个智能信贷是个趋势,我们不只做消费信贷,我们还做房,做车,做各种其他的业务。我们把核心的智能信贷做好了,快、透明、便捷、且客户体验好,在这个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强竞争力。
当然,十年以后,可能所有的人都学着这么做了,那个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但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当你有了这样子的工具和方式方法去做智能信贷之后,你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那种方式了。比如现在,大家很少在路边打车,都叫软件打车了,这个变化是很快的。并且我相信,行业的先行者一定是有优势的。
09用三句话说明读秒的最大优势。
快速、透明以及客户体验好。比如说透明,在整个信贷流程,特别是小企业信贷流程当中,中间有很多的中介,在里面拿各种各样的回扣,拉高了客户成本,对机构来讲风险也高。现在这些中间环节都被我们打掉了,切掉了很多中间利益作假的机会。
10读秒未来在行业中会是怎样的角色?
智能信贷是大势所趋,将来会在所有的地方被用到。所以我对读秒的预期就是,我们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在“快速、透明、良好体验”这三个方面继续迭代,继续优化;再进一步驱动整个行业信贷的智能化、透明化,这样整个行业才能更健康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读秒打造一个正向循环。
在我的理解中,读秒像一头比较轻巧的小鹿,跑得比较快,让大家感觉清新、舒服,愿意尝试。
也许你还想看:
滴滴入股后,我们第一时间问了张旭豪在想什么
铁血“蒋校长”,这个男人让他的爱好成功上市了
我们跟邵亦波聊了聊他的爱与恐惧
融资11亿人民币,我究竟做了些什么
想要打动姑娘,首先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她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