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从广义来讲,数据是反映产品和用户状态最真实的一种方式,通过数据指导运营决策、驱动业务增长。
与数据分析师的岗位不同,数据运营更加侧重支持一线业务决策。
而运用在产品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数据运营就是属于一种技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解决问题,提升效率促进增长。
一、数据运营都需要学习些什么知识?1.明确数据分析的目的做数据分析,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数据分析,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比如:为了评估产品改版后的效果比之前有所提升;或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产品迭代的方向等。
明确了数据分析的目的,接下来需要确定应该收集的数据都有哪些。
2.收集数据的方法说到收集数据,首先要做好数据埋点。
所谓“埋点”,就是在正常的功能逻辑中添加统计代码,将自己需要的数据统计出来。
目前主流的数据埋点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自己开发。开发时加入统计代码,并搭建自己的数据查询系统。
第二种:利用第三方统计工具。
常见的第三方统计工具有:
网站分析工具:Alexa、GoogleAnalytics、百度统计
移动应用分析工具:GoogleAnalytics、友盟、TalkingData、Crashlytics
不同产品,不同目的,需要的支持数据不同,确定好数据指标后,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方式来收集相应数据。
3.产品的基本数据指标新增:新用户增加的数量和速度。如:日新增、月新增等。
活跃:有多少人正在使用产品。如日活跃(DAU)、月活跃(MAU)等。用户的活跃数越多,越有可能为产品带来价值。
留存率:用户会在多长时间内使用产品。如:次日留存率、周留存率等。
传播:平均每位老用户会带来几位新用户。
流失率:一段时间内流失的用户,占这段时间内活跃用户数的比例。
4.常见的数据分析法和模型这里讲下漏斗分析法和AARRR分析模型
漏斗分析法
用来分析从潜在用户到最终用户这个过程中用户数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寻找到最佳的优化空间,这个方法被普遍用于产品各个关键流程的分析中。
比如,这个例子是分析从用户进入网站到最终购买商品的变化趋势。
从用户进入网站到浏览商品页面,转化率是40%;浏览商品到加入购物车转化率是20%等,那要找出哪个环节的转化率最低,我们需要有对比数据。
比如第一个,进入网站到浏览商品,如果同行业水平的转化率是45%,而我们只有40%;那说明这个过程,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就需要分析具体原因在哪里,再有针对性的去优化和改善。
当然,上面这是我们设计的一种理想化的漏斗模型,数据有可能是经过汇总后得出的。而真实的用户行为往往可能并不是按照这个简单流程来的。此时需要分析用户为什么要经过那么复杂的路径来达到最终目的,思考这中间有没有可以优化的空间。
AARRR模型
这个是所有的做产品的小伙伴都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数据分析模型。
所谓获取用户,就是拉新就是吸引新的用户。
对于APP来说,拉新意味着新的用户下载注册;而对于众多的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标准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