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开幕。在当天下午的“应用数学与人工智能”名家讲堂中,聚焦于应用数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发展趋势,国内外院士等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了数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实践,促进数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推进计算领域的应用推广和生态建设。据悉,该讲堂由湘潭大学、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举办,是本届大会特色活动之一。据悉,数学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核心问题的解决提供原创性的思想和基础理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耀南,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国防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高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胡德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金虎,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语音语义首席科学家刘群等5位特邀主讲嘉宾,分别从机器视觉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脑科学技术、智能协调感知与控制技术、预训练语言模型等方面,聚焦应用数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顶级学术盛宴。其中,王耀南院士在“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从机械化到智能化,最显著的标识是机器代替人类认知、分析、识别以及决策成为了发展趋势,其中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工业应用,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罗智泉院士在“应用数学与通信网络技术-5G网络性能的模型和优化方法”报告中解读了5G网络性能问题,表示“通信场景一旦变化,网络参数都要重新调试。但是巨大的参数组合数给网络性能优化带来极大挑战,仅依靠人工测试、经验调参的传统作业模式已难以为继”。罗智泉提出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技术,从网络端对端的角度将网络效能发挥最大,经过在欧洲某城市进行4/5G网络优化效果实测,验证边缘用户效果提升15%,能较好地支撑多个运营商5G网络发展。
讲堂上,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也向外界进行了展示。据了解,该中心是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组建,是全国首批十三家之一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心以湘潭大学为依托单位,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为共建单位,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建设。截止目前,中心是全国中部地区两家之一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湖南省第一个数学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中心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应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研究、培养数学人才、开展应用交流的重要基地。目前,中心确定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智能导航与遥感中的数学建模与优化”“智能制造中科学工程问题的数值仿真”“大电网新能源系统建模与分析”“高效基础共性算法研究”五大重点方向,将着力凝练、提出、研究和解决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湖南特色产业及企业发展重大需求中的数学问题。年以来,中心承担了2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等重大项目,搭建了湘潭市京东智能城市与大数据研究院、空间智能计算与数据处理研究中心等多方合作平台,联合企业在工业应用、勘探产业、医疗卫生、气候预测、无人驾驶、医学仿真等领域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问题。通讯员王成奇刘胜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