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件人人向往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在思考:到底成功有没有捷径?有人说成功没有捷径,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积累。难道除此之外,成功真的没有捷径了吗?
1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在易水河畔的纵情一曲,暗示一世英豪图穷匕见后冷峻的决绝。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的悲怆之歌,留给后人英雄末路的千古苍凉。
成功,是多少有志之士的梦想,但唐代诗人王宝池一句“自古英雄多磨难”,又令多少天涯羁旅的人物黯然神伤。
英雄也有落魄时,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历史上“功未成身先死”的英雄不少,功成名遂的英雄很少,勇敢谋略兼具的功成名就的英雄更少。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有气节无谋略,有个性无智慧,最终以生命和鲜血鉴证悲怆的人生。聪明的人往往不坚韧,坚韧的人往往不聪明,成就大业成就自我,不仅需要锋芒大勇还需要柔韧圆通。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在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成功素质和技能之后,能屈能伸、借势而为,方是突破困局的办法和途径。
2
牵着巨人手,捷径更好走
当下全社会都在鼓励创业,然而现在不比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商机无处不在,原始的资本积累很容易完成。当我们从过去的短缺经济过渡到现在的过剩经济,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过渡到现在的买方市场,商机也从无处不在变为了苦苦难寻。
牵着巨人手,捷径更好走。在创业难度大、商机难得的今天,如果认为自己优秀,不妨跟领袖合作。
《荀子?劝学》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牛顿说:“我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个人可能兼具了才华、勇气、信心、魄力等成功的必要因素,但从最低点一步步向上攀登,最终很难登上祈望的高度。今天我们更可以站在时代和巨人的肩上,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太平洋建设创立之初加入集团的泥瓦匠、油漆匠、修理工、高考落榜生,有很多现已成为了这艘基建行业航母大平台的高管和老总,年薪已达百万、甚至千万,持有股份的管理层一年的分红更有的达到了上亿,这是自己创业都很难达到的红利额度。
3
成功就是平台+品种
什么是成功?
决定成功的就两个条件:平台加品种。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品种是好的,那就和大公司合作,和成功人士合作,达到双赢。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吸收和分享的是最好行业的最优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平台的优势,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创造价值。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做鸡头宁做凤尾的时代已经到来。短缺经济需要“温州模式”——单打独斗、“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过剩经济的今天,必然从爱拼才会赢走向会拼才会赢,社会的资源、智慧、资本通力合作。资源用智慧优化,资本用智慧放大。我为您用,您为我用,相互利用,虎狼结亲,赢得共赢。这就叫“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那种可以在不利环境和恶劣态势中,能明哲保身,智慧从容的英雄。借势、借助优秀的平台成就自己,非为五斗米所折腰的懦弱,也非急功近利的浅薄,而是在一个优秀的环境中,人为我用,我为人用,在沟通和吸纳中更有效率地学习成长,培养更为悠长久远的力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