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发布君给大家推送了
赣深高铁河源段年底前有望全线开工的好消息
后台一片欢呼
大家对高铁时代充满了期待
近年来
河源交通建设成果有目共睹
尤其是今年
赣深高铁有望全线开工
汕昆高速即将通车
武深、河惠莞高速进展顺利
通用机场选址初步确定
……
年底之前
河源交通可谓是喜事连连!
汕昆高速年底通车汕昆高速龙川互通
河源高速公路项目让人期待,其中汕昆高速公路龙川至怀集段路基工程已全面完工,沥青铺设已完成80%,今年底将如期建成通车。
武深高速项目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已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0.4%,可确保年通车;河惠莞高速龙紫段全线已完成征地任务总量的99.5%,实现全线开工;河惠莞高速紫惠段已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监理等招标工作也已完成,目前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赣深高铁年内全面开工目前,赣深客专河源先期开工段位于东源县、江东新区境内,分别为义合隧道、花坑隧道、古屋场隧道、横岭隧道,4座隧道总长15.1公里。其中,横岭隧道是先期开工段最长的隧道,全长7.87公里。
在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河源的高铁梦也逐步成为现实。目前,赣深客专先行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大型钢构件集中加工厂、2座砼拌合站于3月份建设完成,施工便道已于5月份全部完成。而根据最新消息,赣深客专工程已分标段于8月21日挂网招投标,全线正在开展用地勘测工作,预计10月中旬确定中标施工企业,11月施工企业进场施工,年内将实现全面开工。
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协调督促相关县区和建设业主,进一步加快在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和施工进度,确保超额完成今年年度投资计划。一方面,督促相关沿线各级政府落实征地拆迁主体责任,加快征拆进度,努力为项目提供无障碍施工环境。另一方面,督促在建项目业主紧紧抓住下半年工程建设施工的黄金季节,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力度,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实现进度、质量、安全“三赢”工作目标。
河源“铁公机”融入大湾区交通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开启,都市经济和深莞惠通勤圈正逐步形成。在珠三角发展空间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深圳和广州加快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的背景下,河源交通建设大有可为。未来,我市将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坚持交通为率先振兴的先导,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以交通项目为主抓手,积极主动融入大湾区交通网络。
根据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市交通运输局立即着手对《河源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进行了优化调整,以规划为引领谋划我市大交通的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以河源进一步融入广州、深圳经济生活圈为主攻方向,主动上门对接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航道局、省交通集团、广州市国规委、广州市交委、广州港,深圳市交委、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深圳工程建设指挥部、盐田港,惠州、汕尾、梅州、韶关等市交通运输部门以及相关规划编制和项目设计单位,争取他们的支持,努力把谋划的项目落到实处。
在铁路方面,未来,我市共有9个铁路项目将分批次加快推进实施。其中,“十三五”期间动工或建成的项目有:赣深客专、龙梅龙客专、龙汕铁路;已经完成前期研究、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项目有:广河客专、惠河城轨、龙韶铁路(横穿灯塔盆地的铁路);加快启动前期研究工作的项目有:赣广客专(广州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揭梧铁路(揭阳至梧州铁路)、深河城际列车。
在高速公路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将积极推动在建和规划的9个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谋划和推动高速公路实现“五纵五横五联”的网络格局。除了全力推动汕昆、武深、河惠莞龙紫段和紫惠段等在建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之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快河紫、河惠汕、河惠深、龙寻、河增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其中,河紫高速要确保明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此外,我市还将尽快启动粤赣高速石坝至热水段扩建工程,彻底解决该路段拥堵问题。
在航空方面,目前,河源通用机场已列入广东省民用航空基础设施布局“十三五”新增通用机场规划,初步选址已经确定,设计单位正在编制完善河源通用机场选场报告(送审稿),下一步将开展河源通用机场申报工作,力争年内得到空管部门场址批复。而且,按照广东省民用航空基础设施布局,我市还将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河源支线运输机场,建设规模为4C飞行等级(可满足空中客车A、波音等双发中程窄体客机飞行)。
此外,未来,我市还将完成东江航道河源至惠州段公里三级航道升级改造,确保通航能力达到吨,全面对接珠三角航运港。
通过实施以上项目,到“十三五”期末,我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比增7.6%),铁路里程达公里(比增74.9%),基本建成高速公路主骨架,高速公路里程达到公里左右(比增.9%)、密度达到4.8公里/百平方公里,我市将加速融入“深莞惠”1小时经济生活圈。
加速形成市域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根据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的部署,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全力规划建设以市区为核心、连接各县城的高快速通道,加快高速、高铁与产业园区、城市新区连接通道规划建设,完善全市交通网络,推动形成市域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以灯塔盆地为例,目前灯塔盆地区域内路网结构单一,大部分技术等级较低,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市交通运输局与上级有关单位进行了对接,重新调整了灯塔盆地路网规划,规划灯塔盆地区域内干线路网由1条铁路(龙韶铁路),3条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在建的汕昆高速、东环高速北延至梅河韶高速),2条国道(G、G),以及6条省道组成。同时规划龙韶铁路在灯塔盆地设置站点和物流站场,在粤赣高速公路增设顺天互通出口。
为加快推动形成市内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进一步完善县域之间的连接通道,我市在原有大环市路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国、省道网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了路线方案,涵盖了灯塔盆地核心区等20多个乡镇,全长约公里,以推动形成市域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其中龙川至和平彭寨段局部路段正在改造,热水至青州段、青州至忠信段、源西至灯塔段正在开展新改建的前期工作,其它路段已完成改造。
此外,为打赢交通扶贫攻坚战,目前市交通运输部门正在实施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村道硬化、未通客车行政村窄路拓宽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
未来,河源将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各县(区),快速通达广深莞惠,连接粤北赣南,具有较高服务水平和良好畅通的“南北畅东西通”交通网络,实现“县县有铁路、县县有机场、高速覆盖每个镇、村村都能上班车”的“交通梦”,为河源率先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郝晓楠通讯员张舒帆
编辑/傅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