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扩容这个城市干票大的南京紧迫了

重磅消息,又一城市扩容成功!

近日,河南洛阳撤县划区成功,市区面积猛增1.8倍,人口猛涨万,城市能级迎来大跃级。

十四五,还有一批城市跃跃欲试,谋划扩容,进一步做大城市影响力!

南京紧迫了!

PART1

重磅消息,河南洛阳行政调整正式获批。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偃师市,设立洛阳市偃师区,以原偃师市的行政区域为偃师区的行政区域,偃师区人民政府驻槐新街道民主路27号;

撤销孟津县、洛阳市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以原孟津县、吉利区的行政区域为孟津区的行政区域,孟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桂花大道号。

而这一次行政区域的优化,对洛阳城市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①市区面积扩容2倍

此次行政区划变动之前,洛阳代管8县1市,洛阳市区面积平方公里,新划两区后,洛阳市区面积扩大到.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扩近2倍。

②人口猛增万

市区人口方面,根据官方数据,洛阳市此前市区人口.95万,偃师市总人口63.2万,孟津县有48万人,吉利区全区总人口近7万人。区划调整后四者相加,共计人口.15万。

③城市竞争力跃升

市区面积上,扩容后的洛阳的市区面积是省城郑州的2倍,在河南省城市地位升级一大步。

经济总量上,使洛阳城区经济总量进一步放大,原来城区六区年的GDP总计.5亿元,本次划区后增加至.4亿元。

通过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整合和调配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参与新一轮市场竞争,尤其是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支撑力更加强大。

PART2

事实上,行政调整成为了不少城市提升城市能级,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最为高效的手段!

长春

年,长春合并公主岭,

地域面积增加了1/5,人口新增百万,经济体量也直接增加了亿以上。

在城市能级上,年直接上升了3.57%,助力长春一举超过银川。

杭州

年9月,临安县撤县划区,并入杭州市区。

作为浙江昔日最大的县,临安的并入也让杭州城区规模扩容64%!

就此,杭州成为整个江浙沪陆域面积最大的城市。

成都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批复,同意简阳市并入成都。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唯一一座超大城市,辐射范围极其之广。

数据统计表明,建国初期仅有29.9平方千米的成都在今后的几十年里极速扩张。这些年来成都吞并的十来个市(县)一年贡献了3多亿元的GDP!

合肥

年,经国务院批准,

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

十四五期间,还有这些城市想优化行政调整,推进“扩容”,提升城市能级。

郑州:

年1月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撤县(市)设区步伐”,

合肥:

“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谋划推进县改区”。

太原:

实质性推动阳曲、清徐撤县设区,尽快提出调整方案,上报省政府审定。

福州:

推动行政区划调整,谋划闽侯、连江加快融入主城区。

PART3

那么,南京表现如何呢?

事实上,市区面积小,人口总量少一直是南京在省会城市比拼中的先天不足,有扩容的需求。

首先面积上,南京国土面积仅为平方公里,在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分别处于倒数第二、第三位。

其次,土地形态来看,南京可供开发的土地有限!南京地处宁镇扬山地,低山、丘陵、岗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8%,水域达11%以,也就是说,山河湖海竟然占了71.8%,开发难度大!

在城市省会城市排名中,南京的首位度不足20%,首位度更是长期垫底。

那么,南京会效仿其他省会城市开启扩容之路吗?就目前来看,直接实行行政调整可能性太了小!

十四五,南京将实行“曲线扩容”

①对内,十四五,南京将壮大自身实力,经济、人才,创新,生活等量级上不断升级!

南京将进一步深度优化城市格局,形成“一核三极”的城市重点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一批标志、转型、潜力、魅力片区,成为南京经济增长极。

经济上,下个五年南京目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十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5%左右。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数据中心。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4.5%。

下一个五年,南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增长50%左右,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

②对外,提升南京首位度,加速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进度。

进一步打通区域间行政壁垒,在交通、产业、疗、教育等资源方面真正实现资源互享、互联与互通,建成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③人口增长上,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十四五南京常住人口突破1千万!

2月18日,南京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全面放宽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城镇地区落户限制,吸纳更多人落地南京。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实施科学合理、开放包容的人口政策,推进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效衔接,促进人口规模适度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未来五年,南京将成为各类人才的新高地。

虽然少了“行政调整”的外挂,但相信大南京的路,将走得更稳,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yang114.com/seoyh/gaishu/18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