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沈阳市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实施双创载体提标升级行动,迈入“双创+”新发展阶段。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探索出双创+骨干企业、双创+产业链等多种全新模式,创建沈阳市创新创业孵化联盟,推进沈阳市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双创赛事,融合金融等各种资源。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双创载体家,孵化面积万平方米,服务在孵企业(团队)1.3万家,带动创业及就业人数约16.6万人,双创规模、服务质量都创下历史新高。
提标升级成主旋律
沈阳市科技局在年实施双创载体提标升级行动,促进双创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和孵化绩效。以评促建引导载体提标升级,鼓励双创载体对照国家、省、市级标准,不断规范自身建设,全年共组织推荐家(次)双创载体升级。7月15日,沈阳市创新创业孵化联盟成立,汇聚了多家双创载体和投融资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双创载体从此不再是各自为战的“孤岛”,打造出创新创业资源有效配置及孵化服务资源交互共享的新生态。双创联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多次举办双创载体从业人员培训,惠及余家双创载体及服务机构。另外,双创联盟联合科技金融联盟实施常态化路演,加强精准对接,助力双创载体提升投融资服务能力。
“双创+”激发新动能
沈阳市科技局创服处处长李辉介绍说,双创载体提标升级,其内核是寻找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只有双创载体找到、找准了发展模式,才能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为更多双创载体树立借鉴复制的样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市科技局围绕“双创+”,指导相关企业、产业园区和商业楼宇在推动双创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形成多个“双创+”典型案例并积极推广建设经验,激发出更强大的新动能。
这一年,沈阳市涌现出双创+骨干企业、双创+产业园区、双创+产业链、双创+楼宇经济、双创+平台等多种创新模式,以辽宁鑫源、永安机床小镇、辽宁省环保服务业集聚区、沈阳科创工场、华为VR云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双创+”模式重点推进单位,集聚资源、项目、人才、金融等各种资源,打造系统化高品质服务,已迸发出强大的发展能量和示范效应。
政策引导带动创就业
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稳就业”成为双创的新使命。沈阳市科技局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对入驻企业减免租金的双创载体,并倡导、扶持双创载体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帮扶措施。一年中,近百家双创载体减免入驻企业各类租金费用万元,惠及企业家。同时,市科技局把入孵企业吸纳就业情况纳入扶持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建设吸纳培养人才、创造社会就业的双创载体。像沈阳国际软件园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就为名应届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提供高质量服务是方向
沈阳市开展“双创+”模式创新,是双创载体的又一次脱胎换骨。沈阳市双创联盟理事长单位、米库创服董事长张倩称,始终紧跟国家、省、市双创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的政策,不断升级自己的服务体系,始终如一地输出高质量服务,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双创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米库创服从年创建至今,已成长为沈阳双创载体的旗舰。他们构建了包括物理空间支持、双创大赛牵引、创服活动引导、各类活动运维以及投融资并行的创服生态系统。近一段时间以来,米库创服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切入点,已通过努力被认定为技术转移机构。同时在双创+楼宇经济、双创+产业链等方向上开始拓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双创版图。
来源:辽宁省政府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