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匠心六朝古都的地下客厅南京市新

序言

上期我们一起游览了“金鸡湖畔的立体城市——苏州中心”,一个充斥着满满的现代感、科技风和文艺范的城市新区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开发典型案例。今天,让我们从“时尚前卫的姑苏新区”回到“底蕴厚重的金陵主城”,来到长三角中心城市,我们的省会南京,走进南京新街口的地下空间,一起探寻这座记录着主城历史变迁、承载着几代市民回忆、编织着城市地下文脉、弥漫着漫漫人间烟火、寄托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期望的“金陵地下城”。

▼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范围示意(图片来源:笔者自绘)新街口是南京主城核心区,曾号称“中华第一商圈”。笔者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南京”,对于新街口的印象始于4岁时,父亲千方百计弄来的金陵饭店璇宫入场券,我们在“中华第一高楼”的顶层璇宫,凭票品尝了一杯咖啡,这杯咖啡的苦涩堪称“童年阴影”,以至于我至今想不起当时在第一高楼上俯瞰整个南京的场景。当年老南京曾有玩笑说:“抬头看饭店,帽子掉地面”。

▼年金陵饭店旋宫餐厅俯瞰新街口

(图片来源:搜狐网)

▼年新街口地区鸟瞰(图片来源:南京地方志)

▼年新街口地区鸟瞰

(图片来源:图虫网)

南京市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发展历程

区别于城市新区3-5年新建一座地下城的大刀阔斧,主城区的地下空间发展更像是涓涓细流,伴随着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地铁建设等多重要素的影响,这座城井然有序的向地下生长。地铁的通车是重要触媒,南京是较早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地铁1号线和2号线开通运营以来,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对新街口地下空间进行了不断的更新迭代整合,促进了中心区四个象限的互通互连,并且在一体化程度、地下功能利用类型和地下环境品质等方面仍在持续提升优化。纵观新街口地区近40年的发展历史,地下城的开发历程隐约呈现出“点-线-面-质”四个阶段:▼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发展历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点(-年)——第一商圈、小荷尖尖

年金陵饭店在建造时附建了地下停车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东方商城、大洋百货、中心大酒店、华新大厦、新华大厦等高强度开发的高层簇群沿十字道路延展,均附建了地下停车场,其中华新大厦、大洋百货负一楼开始出现小规模地下商业店铺,这时的地下工程结合高层建筑的停车配套和人防功能为主,步行系统仍依赖过街天桥。年后,随着过街人行天桥的拆除,新街口地区开始建设地下过街通道,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新街口地区向地下要空间的发展意识开始萌芽。总结来看,这个阶段的地下空间仍以点状方式存在,为日后的发展奠定雏形。

线(-年)——地铁通车、序幕芳开

进入21世纪,随着年南京地铁1号线通车,标志着南京向地铁时代迈进。轨道交通站点新街口站的开发建设带动了周边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新街口地下商业街开始萌芽,同年2㎡的正洪街人防工程被改造为时尚莱迪购物中心,并利用地下步行通道的方式与新街口站连通。年南京地铁2号线通车,更多商业综合体与地铁站点连接,在这个阶段,新街口地下空间形成以地铁站步行系统为主、地下过街通道为辅的线状发展模式,地下空间的发展结构初步显现。

面(-年)——渐成网络、初露锋芒

随着地铁2号线的站层空间的不断成熟,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步行连通通道的建设,新街口地下空间进入了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在东南部区域的新百、中央、大洋百货、东方商城等购物中心的地下1层与地铁站厅建设了连接通道;西部区域与友谊广场、金陵饭店、亚太商务楼的地下1层进行连通。在北部区域,年德基广场2期竣工,通过1期的地下层与新街口站间接连通。年地铁3号线开通,新街口的地下步行系统继续向东延伸至南京国际贸易中心。这个阶段内,多条地铁线路穿过新街口,若干单位与地铁站点连接,地下通道也逐渐增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下步行系统。年至年的10年间,新街口地下空间经历了“点-线-面”的三个阶段,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地下枢纽地区之一,也成为了集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停车与地下市政设施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体。

质(-)——地下名片、人文古都

十三五期间,在进一步构建地下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新街口地下空间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并在年前后将建设重点转向了空间品质的提升。在连通通道的建设上,在地下业态选择上,引入与地面互补的精致小商品、快餐美食等特色商业。在文化品质建设上,除了彰显着城市传统文脉,还体现着城市人文精神,比如在命名上,在珠江路糖果车站初步成功推出的基础上,南京地铁启动了第二个品牌车站—新街口和谐车站,通过形象的毛笔书写构画出“和谐”的字样,让乘客更加了解其中的意义,并且彰显出南京南北交融、中外汇通、人文博爱、和谐包容的优秀城市品格。▼繁华时尚的主城购物天堂(图片来源:购物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yang114.com/ssyqyh/yxch/1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