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我都谈到了推动问题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我再提一个要求——第一人称,要把“我”放进去,把自己放到群众中去,换位思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夏令区长访谈》今天迎来最后一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浦东城运中心接听市民热线,推动问题解决。
杭迎伟表示,越来越智能化的城市管理,让更多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解决,但核心和关键是各个职能部门要强调“第一人称”,把“自己”放到问题中换位思考。
一个半小时的直播节目在浦东城运中心举行。这里被称作是浦东的“城市大脑”,大屏上几乎每秒都在更新密密麻麻的数据,这些涵盖全区各个领域的项城市体征,可以实时、智能、精细地感知浦东多平方公里的城市“脉搏”。
借助城运中心大屏,全区街面视频、轮巡画面实时可见,执法人员的单兵手持系统也直接传回城运中心平台。当节目中接到热线投诉,画面现场调取、情况迅速核实。
河道下雨天就黑臭,企业偷排污?
Q:
张桥村一下雨就会出现河水黑臭
来自张桥村的居民反映,家门前的六灶港,平时河水还比较干净,但是在8月4日台风“黑格比”影响上海当天,河水一下变得如墨汁一样黑,河里的鱼都死了。并且只要下雨天,出现这个情况的频率就很高,怀疑附近有工厂囤积污水趁着雨天排放。
A:
整改措施:
根据前期收到市民热线工单对有关情况的反映,宣桥镇各相关部门已先期赴现场进行了踏勘排摸,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清洗雨水管道、查找混接点。经排查,周边部分企业确实存在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的现象。根据排查情况,宣桥镇明确如下整治方案:1、对存在问题的企业立案执法,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一个月内整改到位;2、联合南汇工业园区对园区企业可能存在的雨污混接、偷排漏排等情况进行系统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做好长效管理和监督工作。
新区城管执法局生态环境支队将在今后雨天,特别是极端暴雨天气,组织力量对该区域河道进行专项排查,确定是否由于暴雨天初期雨水未收集导致河道污染,并将协调南汇工业园区和宣桥镇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要求推进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后再纳入污水管网,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该处河道污染问题,落实好河长责任制。
新区生态环境局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加强长效管理,解决该热点问题。同时举一反三,督促河道管理部门,加强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确保此类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杭迎伟:浦东面上共有河段条,占了全市34%。这几年区委、区政府对河道治理投入很大,共计对条中小河道进行黑臭工程性治理,还对17万户农户农污、生活污水进行改造,淘汰关闭了家违法排污单位。今年上半年,从考核断面检测数据看,消除了劣五类。
今天反映的问题,提醒我们依然需要落实河长责任制,依然需要水岸共治、建管并举,特别是重在管理。雨污混接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整治,群众反映一到下雨天水就变黑,我们对违法排污是零容忍,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查证,第一时间进行严肃依法处置。特别是在下雨天,要加密巡查力度,彻底根治这一地区的违法排污现象。
马路菜场占道经营,影响通行怎么办?
Q:
祝桥镇川南奉公路附近马路菜场占道经营影响居民通行
市民朗女士来电,祝桥镇川南奉公路凌空路路口几个月前出现马路设摊经营的问题,原本就不宽敞的路面变得非常拥挤,还容易碰擦到人。
A:
整改措施:
祝桥镇已联合相关部门对该处进行了专项整治,目前道路设摊已经全部清除。同时,镇已与浦商集团积极对接,将在附近的江镇菜场增设自产自销摊位,方便菜农经营。下一步,将结合环境整治、交通通行等要求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方案,确保将该路段的马路菜场彻底清除,巩固整治效果。
新区商务委将于下周一联合祝桥镇及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形成长效解决方案。一是抓紧布点,在周边选择合适用房开设生鲜菜店,如有需要可适当布局限时菜场;二是发挥生鲜线上渠道作用,引导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扩大覆盖范围;三是优化菜市场规划,根据城市规划、人口布局等因素,结合祝桥镇实际情况优化专项规划;四是加快推进新菜场建设,祝桥目前规划10个菜市场,已经建成8个,紧盯地块推出情况,促进新市场落地。
杭迎伟:马路菜场的问题,要疏堵结合,我们要看到老百姓有买菜的需求,也有商户卖菜的需求。管理上,城管要管,管占道、干净、有序;交警要管,管交通通畅;商务委要管,管规划、布局;镇里更要管,要落实属地责任,一方面对马路菜场进行整治,另一方面对方便老百姓买菜做好安排,两头的工作都要做好。
实际上,浦东在解决群众买菜难、买菜贵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浦东小菜场的数量有个,占到全市四分之一。同时因为浦东人口众多,也孕育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方便群众买菜,在浦东诞生的企业如盒马、叮咚、清美、浦商等,进一步完善了浦东的菜市场供应体系。
高速未装隔音屏,噪音扰民谁来管?
Q:
周康航大居周边高速噪音扰民
周康航大居汇福家园健康里、华盛里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南侧一、两百米就是申嘉湖高速。年建成通车的时候未安装隔音屏,同年规划立项的保障性住房基地在7年后建成,居民入住后发现存在噪音扰民现象,晚上无法安心入睡。
A:
整改措施:
一方面,将由环境监测站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负责完成噪声监测方案的制定,对汇福家园健康里、华盛里两个小区开展多时段、多点位噪声监测。将于今天内形成监测方案,下周完成相应噪音点位的监测。
另一方面,将根据环评批复中的相关内容,在小区居委会配合下对小区第一排居民楼是否安装隔音窗进行核实。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和核实结果,将进一步制定具体整改措施,明确实施路径,尽快落实。
杭迎伟:这两个小区都是大居,居民区体量很大,我们要直面群众的合理诉求,主动、及时解决好居民关切的问题。请环保部门迅速安排专业机构进行多时段、多点位的噪音检测,抓紧形成环境检测的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请区建交委牵头,按照规范程序,强化部门协同,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尽早解决问题,给居民满意的答复。
与商业街一墙之隔,油烟“达标扰民”无法解?
Q:
居民区周边商业街餐饮店噪音扰民、油烟扰民
市民林女士反映,在浦兴路街道长岛路金桥湾小区对面的商业街,开设了18家餐饮店,存在长达10年的噪音扰民和油烟扰民的问题,经过多次整改,效果仍不理想,希望能够继续改善。
A:
整改措施:
浦兴街道拟从四方面进一步落实解决:
一是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主任牵头、区生态环境局、城管执法局等职能部门参与的专项工作组,深入研究后制定整改措施;
二是在区生态环境局的指导及技术支持下,将翡翠坊沿街商铺接入新区环保监测数据系统,对油烟和噪音实行24小时动态监测;
三是采取针对性的环保措施,督促翡翠坊物业对现有的商场油烟净化等设施进行自查和技术性改造,力争有效改善噪音扰民和油烟污染等问题;
四是探索共治管理模式,依托门责制的落实,以居民感受度为落脚点,牵头18家餐饮店联合建立自律机制,督促其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落实主体责任,使油烟排放和噪音扰民问题得到进一步管控。
杭迎伟:我们在商业发展过程中,一定不能以扰民为代价。林女士反映的油烟扰民问题、环境脏乱问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街道有过整改,但居民感受度不高,这就要求我们要拿出更加切实有效、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接地气,也要有烟火气,更要规范有序。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把这两者协调好,是一个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
工作机制上,要固化此前在疫情防控阶段建立的街区包干、市场包干的好的做法,街道、环保部门、城管部门要商量共同解决的方法,而不是一家一户来解决。
申请老年助餐送餐到家,要90岁以上才行?
Q:
老年助餐送餐到家问题市民何先生反映,市政府推出老年助餐活动后,带着自己的父母前去下沙居委会办理老年助餐手续。由于父亲年纪较大,心脏、腿脚都不太好,提出能否采取送餐制,希望具体到执行层面,能够进一步细化工作,让惠民工程真正惠民。
A:
整改措施:
航头镇已第一时间电话联系热线诉求人,就其及父母在办理相关老年人助餐服务过程中,因工作人员政策解释不到位及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在了解清楚基本情况后,对为老助餐服务政策进行了解释,并于当天下午三点,由镇老龄干部带领居委、送餐方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解读助餐、送餐政策,并办理订餐手续,于下周一开始让老人享受到送餐服务。
电话联系后,航头镇立即召集下沙居委党总支书记一同落实送餐接收点和送餐志愿者。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由下沙居委统筹安排志愿者做好每日的送餐服务和每周的订餐付费服务工作。
下一步,将加大在老龄助餐、送餐工作中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培训,提升村居工作人员政策解读水平,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能力。
杭迎伟:浦东是一个老龄化程度非常快的城区,现在有98.92万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32.1%。这几年,浦东一直在着力推动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以及助餐点嵌入式补强上。
目前浦东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开了89家,老年人助餐点有家,长者照护之家62家。当然,在进一步强化养老布局的同时,还要在管理上、服务上再提高,做到更加用心用情,特别是在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上下功夫,更好满足为老服务的各项需求。
小区燃气改造,收费都合理吗?
Q:
老小区燃气安装费用问题。市民陈女士提出,自己居住的老小区在进行燃气罐改装燃气管道的过程中,存在临时加收改装费的问题。
A:
整改措施:
新区建交委、益流能源集团已第一时间与用户进行了联系,初步约定于下周就相关费用的收取依据和规则进行解释,确保依法依规,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
同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做精做细老公房天然气改造工作,加强宣传,第一时间解释清楚收费的依据和规则,争取居民用户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实事工程有序推进。
杭迎伟:我们的收费必须要依法依规,必须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要做好收费明细的解释,把过程讲清楚,不该收的费必须退,也不允许搭车收费。
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7月13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海市民服务热线、城建服务热线携手推出《夏令区长访谈》。周一到周五,上午10点到11点半,全市16个区的区长走进直播间,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畅谈危中寻机工作思路,勾画区域发展美好蓝图。阿基米德传媒,话匣子FM同步直播,全方位呈现。
聚焦建设“人民城市”,《夏令区长访谈》今年首次走出广播大厦,在各区设立外场直播点。通过与区级融媒体中心紧密携手,访谈更加贴近一线,贴近群众。
作为《夏令区长访谈》融媒体传播的品牌栏目,《区长一诺》今年推出第四季,区长们继续针对百姓的急难愁盼,郑重地许下承诺。而去年的《区长一诺》落实情况如何?记者也逐一回访,请市民群众做出评判。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