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7日开始,《经济日报》刊发“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刊·中国实践系列”,从城市的角度为大家勾勒出一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画卷。今天来看第二篇:《建设“京津冀”创新之城》。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建设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从国家“一五”计划开始,河北石家庄就相继布局了纺织、医药、化工、机械、钢铁等产业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家庄以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为目标,把创新创造、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主引擎,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说,“抓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是一条捷径。而要走好这个捷径,同样需要实打实的架桥和铺路,做优科技创新环境、做强科技孵化平台、做畅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等环节一个不能少。只有输送管线畅达了,科技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也就有了坚实的支撑”。
做优科技创新环境
河北省最大医药企业——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该集团生产的创新药丁苯酞在美国波士顿启动II期临床试验,4个月来获得院方高度认可。仅凭这一款产品,石药已获得近40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并在去年创出年销售收入近40亿元的新纪录。
石药创新药获得的成功,是石家庄市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6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7.5%。今年上半年完成增加值.7亿元,又比上年同期增长11.2%。
开展科技创新,打造良好环境是重要基础。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于年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之后又制订了《石家庄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十条措施》,其中的重点内容就是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有了真金白银的大力支持,石家庄科技创新步入快轨。年至年,石家庄共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项,资金.99万元,技术交易总额.35亿元。以华北制药、以岭药业、石药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主的生物医药行业,先后组建了国家抗生素、维生素联盟,建设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近10家。
做强科技创新孵化平台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具有高端的、前瞻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支撑,而这些产业的形成需要一个从初创到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孵化平台不可或缺。最为直观的认识是,一个城市的科技孵化能力建设,决定着这个城市未来的经济走势和潜力。”石家庄市市长邓沛然说。
石家庄强化科技孵化平台建设,目前已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家,院士工作站41家,联络院士多名。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5家,众创空间达到59家。
石家庄藏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传统藏药开发的“草根”药企,该公司总经理王智森告诉记者,年藏诺的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首批入驻石家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后,获得了办公、通讯、科研设备共享及科研扶持经费、政府贴息贷款、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多项支持,只用了5年时间,企业销售额从万元上升到多万元。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专利45项,科技研发投入已占到销售总额的9%左右,社区连锁机构已达0家。
做畅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此,石家庄实施了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创新体系完善工程、创业平台建设工程、“互联网+”新业态培育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等10大工程。同时还专门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以此撬动金融资本全面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集聚。
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畅通,为实体企业注入了无穷活力。石家庄兴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原本只是赵县的一家乡办企业,现在已发展为拥有5家子公司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该集团全面实施传统产业提升攻坚计划,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的研发、生产。企业参与的“阿维菌素的微生物高效合成及其生物制造”项目,获得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已获9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应用推广后年产量可达2吨,一项发明便为企业增收18亿元。
近年来,石家庄共撬动多亿元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及改造,全市累计为中小企业贴息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0亿元以上。石家庄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年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9.2%,带动全市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年下降39.3%。
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
紧抓协同发展机遇促进城市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石家庄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航向,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牢牢抓住动力转换、路径转移、城市转型、职能转变四个着力点,精准发力,力求突破。”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邢国辉表示,石家庄首先要把“动力转换”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更加注重厚植协同创新的集成优势,积极承接京津转移辐射的同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力构建“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京津创新资源向石家庄集聚;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在全力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注重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健全以增加科技人员收入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大力实施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程,吸引一批高端技术领军人才到石家庄发展、创业。
邢国辉表示,要把“路径转移”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予以扶持;强力支持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资本、技术等整合重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园区集聚发展,实施开发区倍增计划,让园区成为项目集聚和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推动生产向绿色转变,从节能减排、投资强度等方面严控项目准入,逐步形成低出高进、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
邢国辉表示,要把“城市转型”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强劲支撑,坚持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以城市转型助推产业转型,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比翼双飞”。认真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对标先进省会,制定赶超措施,力争到年,生产总值比年翻一番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承接南北、东出西联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健全完善功能性场馆和公共服务设施,下大力治理脏乱差、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邢国辉说,要把“职能转变”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真正建立起“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服务,创新资源管理方式和融资机制,激发全民创业活力;进一步改进作风,扎实开展“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和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以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