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后,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全部混凝土计划基本完成,正在做岛上收尾工作的最后冲刺。即使工程进入尾声,走过了七年施工长征坎途的东人工岛,依旧是一幅紧张、繁忙的景象。
现场人头攒动,搬搬抬抬、敲敲打打;大型工程设备来回穿梭,引擎声、机械声此起彼伏;对讲机里传出的喊叫声充斥现场各个角落,头顶飞机呼啸而过,发出的轰鸣声演奏着工程大干快上的交响乐。
驻岛建设七年的“三航人”,站在港珠澳大桥世界级超级工程的舞台上,肩扛大山迈节点,破局开路迎难上,头顶巨压冲一线,天天都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下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建成如今壮丽东岛!
下图请横过来观看
东人工岛
成长史过去的七年,是不忘初心,驻岛建设的七年;
过去的七年,是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七年;
过去的七年,是信念坚定,任劳任怨的七年。年8月,一支高喊着“挑战自我,合作进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口号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现身在珠江口伶仃洋海上,踏上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长达七年建设的征程,拉开了珠江口新一代地标性建筑崛起的序幕,一遍又一遍地书写着工程奇迹。
77天成岛,技术首创,减少万方泥沙排放量,节约建设工期30个月
根砂桩,展现三航挤密砂桩技术国内领先水平的实力
秉承创新,履行年使用寿命,超大箱体混凝土控裂研究大获成效优化模板、浇筑工艺,浇筑14跨曲线型非通航孔桥箱梁
攻关余天,建成国内最大规模清水混凝土浇筑群
七年的奋斗成果,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建成了如今伶仃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现了“三航人”建设超级工程的决心、毅力和实力。
余名建设者,多个日夜坚守
这七年,千余名建设者、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奋斗,一次又一次技术难关的攻克,一场又一场劳动竞赛的举办……从茫茫一片海域到岛体雏形初现,再到如今“壮美”的东人工岛,让全体建设者感到欣慰、自豪和感动。
江永森:“在岛上呆了这么久,现在工程终于要结束了,不用值夜班,也不会那么累,但反而觉得舍不得。”
陈传正:“呆在东岛的四年,四年如一日守在一线上,晒黑了,变老了,但是我成长了。”
宋奎:“我们这群人,都是顶着工期、质量还有亲情的压力,坚守在一线上。呆在外海孤岛,‘休息’两个字都成了‘奢侈‘的代名词。很苦、很累,但我们愿意!”
刘宇光:“我用我的青春,用我的年华,撑起港珠澳的这份荣耀和美好,换取了一生最宝贵的历练。值了,再苦也值了!”
彭成隽:“港珠澳是我们工程梦的第一站,为之我们付出了很多,但再苦再累都值得;从这一站开启人生征程,必将让我们朝气慢慢,热血沸腾。”
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施工走过七年漫长的长征坎途。看着一个又一个施工节点的告捷,就好像红军在万里长征上强渡乌江、占领遵义、飞夺泸定桥,过草地、跨雪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伟大事迹。
眼下,这场建设长征还没有结束,余名建设者依旧坚守在施工一线上。年是东人工岛建设长征路上的最后一年,工期很紧,任务还很重。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拼搏到底。
如今的东人工岛,远远望去宛如伶仃洋上一艘刚刚下水启航的“战舰”,舰头指西,蓄势待发,时刻准备开启新征程。
“战舰”启航,直指伶仃!
手机看久了,休息一会儿吧~
责任编辑:朱美龄
内容提供:钱仕程
美术编辑:张艳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