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10月8日电(宋翠)“这十年,人社部门牢牢站稳服务民生最前沿,认真履行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庄严承诺,不断擦亮“温暖社保、真情服务”品牌。”
8日上午,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
“这十年,坚持经办事项流程再造,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负责人孙栋在会上介绍,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持续优化经办服务流程,推动业务事项标准化,统一规范全省余项社保经办服务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用一纸告知承诺书替代无收入证明等原始证明材料,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取、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支付等高频事项不再繁琐,有效简化流程,提升办事效率。
这十年,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服务渠道不断拓宽。在线下大厅推广综合柜员制,十年前的“分窗受理、分类服务”变为现在的“一窗受理、综合通办”,群众办事体验全面升级。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领”等事项下放基层平台和银行网点,打造“便民服务圈”,实现“就近可办”。拓宽“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渠道,对接全国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和“爱山东”APP等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27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企业职工参保登记”等21个高频事项“全省通办”,“个人参保缴费证明查询打印”等9个事项“全省通查”。
这十年,坚持创新突破智能先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由“各地分散”变为“省级集中”,有力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全流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推动全民参保,山东省人社厅开展大数据比对分析,精准筛查出中断缴费人员、参保未缴费人员和未参保人员“三类人员”,并配合“社保政策你我他”宣传活动,完善参保缴费措施,引导和促进群众接续缴费或参保缴费,切实维护群众社保权益,截至年底,该省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已经超过9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频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逐渐成为社保经办服务中的突出矛盾,山东取消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改由人社部门在职工退休前主动实施业务归集,不再需要职工和参保单位参与,切实解决了此项业务环节多、流程长、两地跑等问题,预计全省每年能够为近30万企业职工减轻后顾之忧。
针对退休人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难问题,山东全面推广“静默认证”,搭建社保待遇资格大数据认证平台,依托人社领域的数据资源,整合公共数据资源,构建智能化大数据认证体系,实现社保待遇资格认证“零跑腿”“免打扰”,社保待遇“免申即享”,全省“静默认证”率平均达到90%以上,惠及全省超过万社保待遇领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