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是改变学生线性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丰富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新知识,拓展知识面,将改变以教师“教”为主的方式,实现教与学的优化发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而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应用质量和效果则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注重实效,灵活运用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明确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在设计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其实用性,避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前可以向自己提出几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的运用是否多余,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是否能够解决?本节课的信息技术运用情况如何,还需要对哪一个环节进行调整?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教师能够在教学设计中不断优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开阔视野,激发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少数学教学在导入环节使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件中数学信息和数学思想更加突出,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学习当中去。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并且结合学生喜欢篮球的兴趣爱好,创设投篮的生活情境。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几张投篮时的图片,可以看见篮球在投篮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并引出教学课题“二次函数的应用”。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小组合作讨论生活中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小组讨论的气氛比较热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将数学问题中的数形图符号等表达方式与实际生活场景相关联,并且在脑海中进行自由变换,既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人为本,优化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加突出,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则更好的契合这一教育理念,形象化、生动化的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建立数学逻辑思维。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只需要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且对学生的疑惑点及时进行点拨和解答,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问题的结论,极大提升创新精神和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讲解过程,更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过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受到时间、人数等因素的限制,师生之间的反馈存在延迟,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信息技术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频率”这一问题时,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整理出“抛硬币出现正面的频数”,其后展示每个小组的整理数据,比一比哪一组的数据更加直观清楚。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每个小组对于“频数”“频率”知识的学习情况,对于疑惑点可以进行选择性讲解,优化教学过程。

四、化解难点,突出重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度阶段,这就导致其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上存在问题。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能够,解决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问题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由于多媒体课件形象化、具体化、音视频相结合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的重难点用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有效突破重难点。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一课时,教材从“反面”考虑的方式虽然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很有效,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创设情境,假设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80%,臭皮匠老大解出问题的概率为50%,臭皮匠老二解出问题的概率为45%,臭皮匠老三解出问题的概率为40%,且每个臭皮匠必须独立解答问题。让学生比较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个人解答出问题的概率与诸葛亮解答出问题的概率,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计算以及小组进行合作,发现“至少有一个”的反面为“一个也没有”,而通过减去“反面”则更容易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从“反面”考虑的解决方式。通过本节课,不仅能够解决学生“概率”问题计算中的重难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

五、个性化教学,促进发展

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只能选择一种解题思路进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选择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在运用这种个性化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进行训练。首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练习与反馈,既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又能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其次这种个性化教学方式既能够促进学优生的进一步发展,又能够帮助学困生进步。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在数学练习中也应该设计出区分度,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课堂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技术工具,能够使得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定理等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教学情境,拉近初中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yang114.com/bdyh/yxgj/20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