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12月21日,一场题为“大湾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论坛在深圳举行,全国基础教育知名专家,大湾区基础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展开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大湾区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也为深圳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凝练本土经验、打造广东样本、争创全国示范提供智力支持。
这场教育高端论坛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下称“市教科院”)主办,作为深圳市教育局直属的集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管理、师资力量培训于一体的专业研究和指导机构,如何发挥好智库作用,助力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市教科院的重要使命。
参与制定《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规划纲要(—)》《深圳市“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教育规划及政策的研制;研究发布《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科书面作业设计指引(试用)》及作业样例,让作业“减负”更科学、精准、高效,并以此推动以素养导向、能力立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大变革;优化教研体系,加强专业指导,助力深圳“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打造普高育人模式改革深圳样本;擦亮深圳科创教育品牌,盘活资源、创新机制更好培育创新英才;美育铸魂,为学生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创新教研体系及成果培育机制,推动一批教育教学成果脱颖而出;加大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为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储能……即将过去的年,市教科院工作可谓亮点频出。
“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市教科院院长李桂娟说。市教科院的“本分”就是扎根深圳教育土壤,做好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管理及服务、师资培训等工作,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进而推动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
为更好地做好上述工作,市教科院注重自身发展,打造了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研队伍,目前在编在岗人员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16人、硕士学历32人,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职称4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名、市政府津贴4名,高层次人才10名,广东省特级教师3名、省名师2人,市科研专家7人,市级名师8人。在李桂娟看来,正是因为这支教研队伍“讲奉献、勤钻研、有操守、肯奋斗、能创新”,才能够出业绩。
新时期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李桂娟表示,市教科院将紧抓“双区”叠加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不折不扣贯彻国家、省、市相关要求,发挥好智库作用,聚焦“双新”“双减”“五育”并举、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质量评价等重点开展工作,为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贡献力量。
●撰文:孙颖受访单位供图
作业“减负”创新推出“作业样例”让“双减”落地有声
“双减”是今年教育的重点工作。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国家“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深圳一直在推进作业的形式及内涵变革。“双减”政策下达后,深圳教育工作者亦积极响应,迅速探索和建构一套对标“双减”要求,真正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提质减负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作业设计体系。
市教科院撰写《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作业配套管理文件,并于9月研究发布《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科书面作业设计指引(试用)》(下称《指引》),完善了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并对作业设计做了细致、全面的指导和规范,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的作业样例。这份集结市、区教研员、骨干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让深圳校园在“双减”下的作业改革,有了专业性强的执行规范,有了可操作性的方向和路径,也更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
诸多一线教师对上述作业指引及样例给予高度评价。“一些设计考查知识点的同时也训练了思维,与深圳新中考更加贴近,非常实用。”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初中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戴芝兰说。作业设计样例除了作为作业单、学习单外,还可作为预习单及整体单元复习参照,更重要的是,可以启发教师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变。
在坚持编写作业样例的同时,市教科院还指导各区各学校加强综合性、项目式、主题式、大单元作业设计以及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非书面作业设计。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交流与研讨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此外,市教科院还组织学科专家和名师为全市中小学老师开发个在线教学资源包,涵盖小、初、高共45个学科,引导教师因材施教、减负增效。探索建立“教学+作业+期末考试+中考”有机衔接的联动机制,研究“双减”背景下的中考改革新路径,以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化育人方式变革。
教研引领下的深圳校园正迎来提质增效的作业大变革,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新变化,作业减负落地有声。
更为重要的是,更多的学校认识到作业的育人功能,并以此为重要抓手,深入变革教与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双新”示范区建设优化教研体系打造普高育人改革深圳样本
今年11月24日、25日,广东省教育厅在深圳举办“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交流研讨活动。作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下称“双新”示范区),也是广东省唯一的示范区,深圳“双新”示范建设情况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