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株洲位于湖南东部,是湖南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4县(市)5区,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一个省级经开区(两型建设示范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年,株洲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4.1%,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2.3%,均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9%,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6%,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全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株洲的工作连续六年获国务院表彰,4项工作获年度国务院表彰。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中国百强城市排名第71位、产业竞争力百强城市、年度十大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市中心城区及所有县城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荣获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
招商引资情况:年,全市新签约项目个,总投资额.6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个,“三类强”项目4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7个。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合同项目85个,总投资额.7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53个,“三类强”项目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1个。
园区建设情况:全市共有产业园区8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7个。全市产业园区在全省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年,全市园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完成技工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1.4%;上交税金.7亿元,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9.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工业占比达77.8%。
项目推进情况:年,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三一株洲基地等近个项目实现开工,“两机”重大专项主体工程等多个项目顺利竣工,全市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亿元,获评全省先进。今年,全市共铺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共铺排产业发展类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占年度投资69%。一季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3.6%;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8%。
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为湖南省审批效率最高、收费项目最少、投资环境最优的城市之一,年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市”,获得省政府表彰;年,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省第二,20个评价指标中“惠企政策落实”等8个指标排名全省第一。特别是在往年开展“温暖企业”行动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确定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从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建设环境、市场环境、外资外贸环境、就业创业环境、监管执法环境、法治保障环境等7个方面发力,致力打造全省最前列、全国第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
(一)组织保障更有力。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和打造重要战略节点城市的关键之举。召开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动员大会并作出系列部署,引导全市上下转变营商环境观念,从以往仅从部门角度泛化评判营商环境,到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来审视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务服务和就业创业组、投资建设组、市场监管和外资外贸组、法治保障组、督查督办组、整治问责组,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目标方向更明确。从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出发制定目标、优化措施、提供服务,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作为总目标,着力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全面对标国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及相关政策法规,对接北上广先进地区,聚焦市场主体的最烦、最痛、最怕、最盼,除痛点、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先后出台《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版》,全面推进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精准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大力规范监管执法、不断加强法治保障五大工作任务,部署推进条改革举措。
(三)工作机制更完善。建立沟通机制。积极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完善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联系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发挥监督测评员作用,强化大数据分析,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掌握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将营商环境问题作为市长热线问题受理、交办、督办的重要内容,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和企业诉求。建立调度机制。开展“三比三看”(比项目建设、看推进力度;比全年任务、看完成进度;比营商环境、看满意程度)大竞赛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两比拼”。按照“周汇总、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的工作机制进行分级调度,对问题交办实行“一单四制”,整体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见效。建立考评机制。制定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进行综合考评,严格奖惩,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绩效评估直接挂钩。
(四)惠企政策更精准。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出台工作方案,梳理近五年国、省、市出台的各类涉企政策文件,提炼最受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