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服中心南方工作部下属的5个项目部里,环保项目部是南川页岩气产建现场最不起眼的一支队伍。与压裂、试气、地面、仓储运输项目部相比,不仅人员最少,只有9名员工,而且年纪最大,上至55下至42,平均年龄51岁。
这样一支又老又小的队伍,能在如火如荼的南川干点什么呢?
“去年国庆,我们项目部正式成立,由于开辟的是油服中心一项全新的业务,所以既没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流程和工艺,甚至除了我自己,手下连一个员工都没有。”回忆项目部初建时的不易,项目经理季毕军十分感慨。
环保项目部成立了就要运转,首先得“招兵买马”。一开始,季毕军也很想能选到几个头脑灵活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是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员工在哪都供不应求,他想“挖墙角”,别的项目经理可不一定乐意。
年10月中旬,季毕军去重庆武隆隆页1-HF井调研污水处理工艺,碰到了在那里从事测试排采的作业班长杨中飞。48岁的老杨,是油服中心出了名的“苦把子”,年江苏台南会战、年东北腰英台会战、年山西煤层气会战,因为他的主动争取,哪里条件最艰苦,哪有就有老杨的身影。听说新建的南川环保项目部急需人手,老杨二话没说,就成了季毕军的第一个“兵”。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季毕军思量着,“老同志虽然年纪大点,但是生产经验丰富又不怕吃苦,对项目部的成长应该很有帮助。”有了这个思路,电工班长、技师姚家海和董江华,作业班长、高级工王永桃,从事10多年设备维保的汽修工谈志荣,当过仓库保管、干过材料员、又有结算工作经验的王邦营等一帮四、五十岁“高龄”的“老伙计”,陆续加入了项目部的队伍。
人有了,项目部的业务慢慢建立起来。一是为压裂供水,二是回收井下返排液并进行压滤处理。可说起来简单的这两件事,做起来却是万般地艰难。
先说说这供水。“大河口供水站”是压裂供水的一级取水点,也是项目部置办起的第一份“家产”。5台潜水泵下到1米多深的山溪里取水,再通过3台离心泵输送到各个压裂平台。由于山里的老百姓还没有完全建立生态环保的意识,常将各种各样的生活杂物扔进溪水里顺流而下,不是堵了供水站的潜水泵,就是塞住了离心泵。为了保障正常供水,员工们不得不经常下到冰凉的溪水里清理杂物,也不得不经常把堵塞了的机泵拆下来维修。一台潜水泵多斤,起初全靠人拉肩扛先从溪水里捞起,抬着越过1.5米高的护栏,清理完成后再4、5个人一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摆放回去。
“那真是吃尽了苦头啊!几个老同志的腰都撑不住出现了问题,不得不每天绑着护腰干活。”下溪水捞潜水泵次数最多的杨中飞,感叹地说:“不夸张,那段时间大伙都干怕了!”苦吃多了,季毕军就带着大家一起总结,想办法如何解决。一是每周清理一次溪水里的生活垃圾,二是在河口护栏边设计加装了一个葫芦提升装置和一根可旋转的扒杆,这样一来,一个人就能轻便地检修或更换潜水机泵。
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大家都很高兴。他们开始思考起工作中更多的“不便”来。比如在供水的过程中,由于缓冲水罐的容量是一定的,潜水泵供水量大了会漫罐、而供水少了又会致离心泵吸空,为了稳住供水量,值岗的员工就不停地爬罐、下罐、上河口、下河口、启泵、停泵,每天来回折腾几十趟,腿都跑酸了。大家研究了一阵时间,决心改造进水流程,他们在进罐的管汇上加装了一套进水阀组,并设计了回流装置,每次供水启泵以后只要花10分钟的时间调节好回流量,就可以轻易地实现缓冲罐的液位平衡。“现在操作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一供水就不停地跑上跑下,还避免了经常启停给机泵带来的损伤,一举两得!”项目部最年轻的员工、42岁的季安龙很自豪地边说边给自己的项目部竖起了大拇指。
再来说说这回收井下返排液并进行压滤处理的业务。项目部将处理点设置在南川页岩气产建的焦页平台,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使用的压滤设备并不是新购置的,而是从重庆彭水工区调剂过来的旧装置。这套装置购置已有3年,并因长期不用出现了滤板腐蚀、滤布老化、电控柜进水、压滤泵卡死的严重缺陷。经过近20天的努力,季毕军带着一帮“老伙计”没日没夜地进行修复,更换部分部件,重新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生生让一堆废旧机器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当第一锅泥饼成功压制出来的时候,大家仿佛比过年还要高兴。“只要大家齐心,没什么事是我们这些老同志做不到的!”52岁的董江华说这话的时候,神色特别自豪。
为了回收井下返排液,项目部在平台建了3座污水池,起初在流程上互不连通,只能通过4台潜水泵的反复提下来实现池间翻液。可一台泵多斤,虽然吸取了大河口用葫芦提下机泵的经验做法,但还是免不了人工的辅助搬运,并且员工每天4、5个小时都站在池边操作,极有风险掉进4米多深的池中,大家都觉得“很不方便”。再加上有一台机泵在提下过程中因电缆密封件受损,机泵进水被烧坏,多元的损失让季毕军很是心疼,他发挥集输技师的专业特长,设计出污水池管汇流程的优化方案,连通3座污水池间的管汇,并固定潜水泵在各池中的安装位置,现在员工只要倒倒闸门,就可实现池间翻液、二级供水泵喂液、泥饼压滤脱稳搅拌罐补水三种功能,并且他还给池面“量身订做”了有护栏的操作平台,员工们再也不用操心会有掉下池去的危险了!
“我们项目部的人都特别爱琢磨!可给单位省下了不少成本。在平台的二级供水点,配备的是一台千瓦的小发电机,因为功率不够导致供水泵吸程不够满足不了供水要求。本来我们想租借当地的大功率发电机,可一个月租金和油费就要6万!大家舍不得,那就想办法啊,在水泵的进口加装了台喂液装置,还真管用!压裂井每层段方的供水要求,没问题!这钱可不就省下了!”谈起这事,全程参与项目改造、52岁的谈志荣,也很是得意。
“我们项目部年龄最大的是姚家海,明年就要退休了。这个月11号,平台做场地封闭,他那天清理现场搬了有20多块石头,一块都有4、50斤重,结果伤了腰当天晚上就起不来了。要不是经理逼着他回江苏看病休养,他还不肯走呢,说歇个天把还能干!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担心我们人手少,怕他回去了活儿我们这帮老兄弟就得多干!”51岁的王邦营接过话茬。
这说起在南川产建中的“苦”,这一年的时间环保项目部的员工还真是没少吃。
今年3月份,胜页1井需要方的压裂供水,供水点到井场隔了一座落差70米的小山,没有路、没有机械,全是靠着人拉肩扛,生拉硬拽着40根直径毫米的大水管铺就2公里长的供水管线。“那次接管线,南川的各个项目部都来了人,40个多人分成8个人一组,大家喊着号子一起上,我真的见证了怎样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石油人的那种无惧无畏气壮山河,真的让我们自己都觉得震撼。”杨中飞说。
今年8月23号,焦页平台两口井同时压裂。当天晚上9:30,一段上山的管线爆裂。在确定井场蓄水还能坚持3个小时的前提下,季毕军立刻带着姚家海、董江华和王邦营赶到现场抢修,就是3辆电动车的灯光,连续奋战1个多小时修复破损管线,保障了压裂施工的正常进行。
像这样急难险重的工作,环保项目部的员工都已任劳任怨、习以为常。每天早出晚归,常常过了饭点……
南川环保项目部,从初建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建成一个供水点、两个二级泵站和一个井下返排液处理站,供水能力达方/小时,累计处理返排液4万方、压滤泥饼方。一年的时间,辛劳和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这一年,各平台没有因供水影响过生产,污水泵送没有出现过环境污染,返排液的处理也没有发生过质量偏差,没给工作部添过乱,也没挨过领导批。说实在的,我觉得心里很满足。”43岁的项目经理季毕军,原先在机关科室工作,通过竞聘来到南川,不过一年,手上长满厚茧,两鬓已华发早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