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大刚刚,北京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最新

3月18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在行动”新闻发布会,针对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信息和政策解读进行了解答。日前,北京市聚焦办理施工许可、企业开办、纳税、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登记财产等环节,以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增加透明度为重点,制定出台了9项主要政策和N项配套措施,为在京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努力打造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营商环境。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旭辉

政策制定的总体情况

第一,主要做法和考虑。一是高位推动,加快形成全市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围绕"9+N"政策出台,市领导召开了35次调度会,部门间召开了次协调会,全市61个相关单位和16个区齐心协力,努力打造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营商环境。二是对标一流,全力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坚持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导向,借鉴国际领先标准,认真对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方法学,在改革政策设计上与国际接轨。比如在企业跨境贸易方面,采取多项举措优化报关报检和查验,便利单证办理,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动引入国际通用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进一步提升做事规则的国际化水平。三是系统优化,大力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质量。坚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为核心,聚焦办理施工许可、开办登记、纳税、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登记财产等重点环节,在充分听取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制约因素,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贴身更贴心的定制服务。四是简政放权,深入实施"三精简一透明"的改革举措。以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增加透明度为重点,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切实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减负。五是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确保政策实施效果,一方面对全市各单位基层工作人员开展政策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深刻了解政策内涵、改革措施、操作规程,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把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另一方面积极面向企业开展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沟通解读,提升相关政策措施的知晓度和应用度。

第二,主要政策和措施本市出台的"9+N"政策体系,就是要针对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按照"三精简一透明"原则,精准施策、重点突破,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不断增强企业和社会对北京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获得感。一是精简环节。能简则简,能合则合,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在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方面,实施分类管理,精简了审批前置要件,搭建了建设项目"多规合一"协同平台,优化技术评估环节,建立施工图联合审查和竣工联合验收的工作机制,明确社会投资的房屋建设工程不再强制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招投标。在获取电力方面,精简用电报装资料种类和数量,取消了小微企业内部工程图纸审核及中间检查,使办电环节由原来的6个减少到3个。在缴纳税费方面,推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清单,纳税人在网上即可办理清单事项或最多只需要到税务机关跑一次。优化住房公积金登记开户办理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将原有6张表单简化为1张申请表。在不动产登记方面,推广"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实施"一窗办理"举措,将当前房地产登记所需的交易、税务、登记3个部门调整为一口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减少环节。二是精简时间。去繁就简,能压则压,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和行政审批时间。开办企业方面,推动设立区级企业开办大厅、实现"只进一门,只对一窗",推广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线上申请登记最快当日即可办结,扩大名称自主预查范围、最快20分钟可完成名称登记,工商登记所需时间从8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推出初次申领增值税发票快捷办理套餐,将领取发票的时间由10天压缩至1天。施工许可方面,通过再造审批流程,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办理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市政接入方面,按照注重审批向注重监管、串联向并联转变的思路,承诺办理总时限不超过40个工作日。财产登记方面,积极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压缩到1-5个工作日。跨境贸易方面,加强京津两地通力合作,京津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原产地证2小时办结,由京津商务部门签发的自动进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1个工作日内可完成审批。推动实现检验检疫全程网上办理,办理时间由36个小时缩减到2小时。三是精简费用。我市在去年为企业和社会减负超过亿元的基础上,再次大力简政减税减费,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开办企业方面,完善公章刻制即时自动备案机制,为企业免费提供刻制公章服务,取消了平均元的成本,预计每年减轻企业负担万元。跨境贸易方面,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口岸不合理收费行为予以清理和规范,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获得电力方面,开展小微企业"零上门、零审批和零投资"三零专项服务行动,按照年相关数据测算,可为小微企业节省外电源投资约12亿元。四是增加透明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明确政务办理规范标准,推动政务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政策制定公开方面,"9+N"的政策措施将在首都之窗和各相关单位网站全部公开公示,营商环境涉及事项的办理流程、费用、承诺办理时间、监管政策等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在各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yang114.com/ssyqyh/yxch/17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