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出海大势的大战,大量新手的涌入也让行业的投放水平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优化师师从大牛,有系统性学习过广告投放逻辑;有的优化师急于求成,导致根基不稳,影响后续个人发展。
而关于Facebook广告账户结构,市面上更是很少有人会针对这个入行的基础展开分析,而这恰恰是Facebook广告能否长久跑下去的关键?一个好的账户结构思维能够有效帮助优化师迅速上手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帮助他们快速起量,提升ROI。
账户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
投放过Facebook广告的人都知道,这是最基本的Facebook广告构架图。在Campaign层级主要是确定投放目标,AdSet层级能设置的东西比较多,出价,用户定位,预算,优化方式等都可以在这个层级进行设置,Ad层级就是素材。
比如在AdSet层级,只要了解清楚每个层级可以变动的因素有哪些,而那些可变动的因素就是我们可以设置对比组的方式。
所有的账户结构其实就是最基本的素材测试。而素材的不同,可以从Ad层级区分开,也可以用AdSet层级区分开。如图:
这就是最简单的两种以素材为变量进行的广告结构设置。为了方便迭代和后期优化,很多有经验的优化师会选择以CampaignA的形式来进行初期的素材迭代。根据迭代结果再进一步去做其他Campaign优化。
确认优化核心
优化的本质就是不断的做AB测试,去劣存优。如果不考虑账户结构,一味更新广告,确实也能得到一些素材上的经验。但时间久了,测试的方向很难有继续优化的空间,好的素材也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仿佛一直只是在做素材的更新更新和更新。
在构建账户框架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产品的优化指标是什么。
如果需要优化的是单价,那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如何控制点击率和转化率。影响点击率的因素更多的是素材和文案,影响转化率的,除了广告内容之外,还有受众和竞价。因此,在构建账户框架的时候,我们需要测试的基本因素就有以下几种:
素材
文案
受众
出价和预算
结合以上几个指标,在上广告之前,了解清楚了核心指标,根据核心指标列出了对应需要去测试的几个影响因素,把不同的影响因素都测试调整到越来越优,账户的单价才能越来越往理想的方向去走。
不同的优化指标所需要的考虑的优化方向都有所不同,有些广告主如果要求双指标或者多指标的话,建议一定要问清楚各个指标间的重要程度排序,避免在优化的时候出现指标不清晰,什么都想优化的情况。清晰的指标可以指导优化师作出最明确的优化动作。
账户框架原则
在了解清楚了什么是账户结构,且确定好需求指标,就要针对项目进行账户框架的搭建,在建立账户框架的时候,建议注意以下原则:
1)不重叠
考虑账户框架时,不仅要考虑账户之间的定位设置是否会有重叠的情况,在同一个Campaign中也要注意尽量避免定位重复的情况。如果Campaign或者账户之间的受众设置过度重叠,就很容易导致部分重叠的广告不容易起量。
因此,在设置的账户框架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受众之间不要有重叠的部分出现,如果A账户是用了付费用户的类似受众,那么B账户就尽量避免用付费用户的类似受众,可以用其他的受众定位。
2)不遗漏
除了受众不重叠之外,不遗漏也是一个重要原则。
尽量保持空杯心态,在构建广告账户框架的时候,考虑好优化的主要用户受众设置和优化方式以后,在进行投放的时候,最好不要有遗漏的情况出现。
比如说要做付费用户的类似受众,1-10%付费用户都可以进行测试,在进行账户搭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1-3%的用户,也可以加上3-10%的用户进行测试。
3)不断迭代优化
在进行初步的账户框架确认之后,在优化的过程中,也可以拓展出更多细节的测试。所以账户的优化不仅仅是有了框架就可以,还需要不断的对框架进行复盘,同时不断的迭代优化素材和其他细节测试,只有不断的迭代优化才能让账户的框架和数据结果越来越符合实际需求。
示例
假设我们的核心指标是ROI。根据预算和ROI的基本指标,我们可以设置不同优化方式的Campaign,也可以设置不同用户受众的Campaign来进行优化,或者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等可以进行区分的设置来进行考虑,不同的思路得到的优化框架是不同的。
最后,如果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可以尝试一些fb自动化投放系统工具,如尤里改等,能够综合考虑广告定位、创意和内容、投放渠道以及数据分析与优化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广告策略,并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