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诊断报告选取了两名学生,九零三班宋晨芸和张宇豪,从数学期末分数来看,均为79分,但据我平时观察,分数相同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学习状态相同,非但不同,差异还比较大,属于“同分异质”。分析这两位同学的期末成绩与平时学习情况,有助于他们科学认识自身的学习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下学期的学习策略,提升成绩。
报告数据来源:1、智学网期末考试数学卷面得分明细;2、班级优化大师学期点评数据汇总;
客观题总得分39分,高于班级平均,其中第8、11题低于班级平均,涉及知识点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主观题中,第22、23、24题得分为零,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涉及到的技能为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卷面上此三题动了笔,但未得分,有一定意志品质但不足。
我重点从其中抽测课堂表现数据和家庭作业数据,与班级平均进行了对比:
可见宋晨芸同学在课堂表现和家庭作业上略高于班级平均,但优势不大,与期末成绩数据的对比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对宋晨芸同学的诊断结果为:平时课堂表现中规中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家庭作业较为认真,其表现符合多数“中等生”特征,与考试结果吻合。具体数学学习的薄弱环节为数学阅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平时课堂上的内容可以达到模仿级别,但离自主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说明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不够,家庭作业除了完成任务,还需要针对错题进行反思,总分略高于班级平均,证明没有反思这一环节,作业改错只是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很少去思考为什么错。希望寒假期间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反思,期待下学期有更好的进步。
客观题总分42分,高于班级平均,属于掌握较好,其中第14题低于班级平均,涉及知识点为根的判别式,主观题中,第19题、第20题低于班级平均,涉及知识点为扇形面积和列举法求概率,第22题得分为零,对应用题阅读上存在障碍,第23、24题完成了基础部分,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难题的意志品质不足。
同样抽测课堂表现部分和家庭作业部分数据,与班级平均进行对比:
可见张宇豪同学在课堂表现和家庭作业上略高于班级平均,但优势不大,也与其期末成绩数据的对比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对张宇豪同学的诊断结果为:平时课堂表现一般,能够完成课堂任务,家庭作业较为认真,表现符合“中等生”特征,与考试结果吻合。具体薄弱环节为数学阅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堂上有时回答问题会出错,说明对知识理解程度不够,学习不够扎实,家庭作业正确率中有较多水分,希望可以独立完成。课后对错题几乎没有反思,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平时也曾出现。课堂上活跃度较高,思考不够,满足于简单问题的解决,复杂问题没有足够的意志去面对。张宇豪同学的学习热情是有的,但学好更多需要的是细心与耐心,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础,缺乏自制力去锻炼思考。希望寒假期间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细致耐心解决问题的能力。
诊断后记:
以上对两位同学的诊断,基于考试数据与平时表现数据,结合了我对他们的课内外学习状态观察,这两位同学同属一个层次,但也有区别,宋晨芸同学做事认真程度较张宇豪好,而张宇豪同学思维灵活度较宋晨芸强,但这两者均不足以成为提升成绩的动力,更多的缺失来自于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尤其是后者,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而品质的培养,更多依赖的是家庭教育,也借此分析,向广大“中等生”特征的学生家长建议,寒假期间的补习,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仅仅送补习班学习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要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任务,在体能活动中锤炼意志,家长自身的身体力行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家,看在眼中的比听在耳中的印象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