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提振我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建议
奉贤区工商联
(发言人:朱永福委员)
今年以来,由于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区民营经济提质增效面临较大困难。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近阶段我区民营企业经营者再投资意向减弱,对未来发展前途缺乏稳定预期;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就民营企业发展的短板问题缺少突破性解决方案,仍然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区域营商环境有待持续优化。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足、士气低迷的状况,将会较大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切实推动党中央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的落实,营造我区良好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助推民营企业“两个健康”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畅通政企常态沟通机制,注重政策落地问效评审,稳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首先是要发挥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政企交流常态化平台。强化区主要领导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定期面对面交流制度,每季度收集企业反映的热点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进行回复问答;其次是加强对民营经济扶持政策的统筹管理,特别是在政策执行和评估环节,推动扶持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第三是要定期收集公布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卡脖子”和“掉链子”问题,委托第三方开展专项调研、问效评估,跟踪评价政策执行效果。将解决企业诉求,优化办事流程,主动提交改进意见纳入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四是加强与司法部门、法院、检察院等建立合作机制,营造保护产权、依法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和有效举措,推动民营企业提高政治定力和发展预期。
二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切实解决短板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奉贤部分区域已列入自贸片区总体方案范围中,随着物理空间的自贸片区化,行政办事层面更要加速接轨,特别是在政策执行中要避免简单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是借签浦东新区构建线上线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经验,打造专门服务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可选址在东方金融小镇,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承担政府创业投资引导、担保补偿、风险代偿等财政政策的研究者、倡导者和具体组织者。构建民营企业诚信评估部门,解决科技与金融、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知识产权质押和交易评估指导部门,辅助高新科创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获取资金能力;引入隐性独角兽指数发布平台,对接政策性银行服务机构(科技支行),加大民间投资来奉吸引力;二是稳定产业人才数量,切实界定技能型人才和中层管理人才。针对我区先进制造业承载区的定位,解决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技能骨干的子女入学和就医难题,稳定实体民营企业中高层人才;三是提高科创支持投入,利用专业第三方项目评审机制,避免人为干涉。
三要完善企业培育机制,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
一是要多方面为民营企业家创新赋能,不断促进其提质增效。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整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资源的重要载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政府委托第三方服务为小微科创企业进行法律体检服务。二是要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对政府部门履职能力、服务效率、廉洁自律、工作作风的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涉企决策中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的制度安排。探索将涉企决策事项目录化,凡列入目录的事项,把决策前与相关企业家群体的协商程序作为决策的必要环节。三是要建立民营经济宣传长效机制,建立优秀民营企业发现和培育机制。打响“贤商”品牌,开好“贤商”大会,发起“贤商”评选表彰,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原标题:《大会发言(十)丨工商联: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振我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