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91公开课,邀请业内大咖,全年40多场免费公开课,覆盖电商,新媒体,app,产品等相关运营。
定期问题答疑,学习委员定期收集问题组织讨论
行业交流专场,互联网金融,电商,新媒体运营等专场
分站线下聚会交流
资源及人脉共享
其他的。。。。
欢迎各行业互联网运营达人加入我们91运营大家庭,会运营的人都来这里了!
导读:把种子用户看成一个项目,需要完整的思维方式和运营套路。本文堪称种子用户操作教科书,面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做法,总结共性,再辅以案例。
正文
之前这篇文章讲述了「冷启动」的做法,其中第一步是搞定种子用户。把这事看成一个项目,需要完整的思维方式和运营套路。
面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做法,但归纳起来是有共性的。我先总结共性,再尽量辅以案例。
搞定种子用户大概分为选定用户、引入用户、活跃用户和导流用户四部分,具体操作流程分为:
1.明确产品定位
2.根据定位圈定受众人群
3.分析人群需求
4.确定满足需求的方式
5.找到人群聚集地
6.通过运营措施引入群
7.群内再运营保持活跃
8.待上线后导入产品
下面逐一说。
一、明确产品定位
这是分析所有问题的起点,可以保证思考方向不偏离,能顺利抵达终点。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用什么形式满足什么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需求。拆成四点更容易理解:
1.什么形式:产品形态
2.什么用户:目标用户
3.什么场景:需求场景
4.什么需求:用户需求
以「作业帮」为例,这样回答:
1.什么形式:用手机拍照问作业问题
2.什么用户:K12学生,从小学到高中
3.什么场景:学习时或写作业时
4.什么需求:难题不会解答
连成一句话说作业帮的定位:用手机拍照提问的形式,去满足K12用户在学习时解答难题的需求。
大家可以以自己的产品为例,回答这4个问题,然后再连成一句话,就是产品定位。可能有的产品答不全4个问题,能回答3个也可以。
二、根据定位圈定受众人群
产品定位里已圈定了目标用户,这一步需要给出具体的范畴和定义。
按显性和隐性两种属性分,显性是用户的客观标签,是用户资料;隐性是能将用户划分至某个人群的标签,体现群体属性。
显性属性分:
年龄
性别
所在地
单身与否
收入
行业
兴趣爱好
按隐性属性分:
喜欢听李志
疯狂找人拼单的海淘用户
女权主义者
电影《小时代》粉
逛知乎
两岁孩子的全职妈妈
锤子用户
每周去电影院看两场电影
注,按隐性属性分,需要根据具体人群情况给出标准,以上只是举例。
这是划分人群依据的标准,得出这些标准的方法,依赖对目标人群深入到位的研究。对于用户调研,别盲目相信问卷调研、电话访谈、当面谈话、群里收集反馈等传统的用户调研方式。因为你最终目的是了解人群特点,而以上方式过于形式化、用户戒备心理严重、收集的样本不合理,从而给出的结论并非真实体现,实际没什么收获。
无效调研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起者看到调研结论时,总觉得和自己的预期是一样的。心想:「看,我之前就是这么认为的」。当你有这种感觉时,就要小心了。
真正的调研,应该是学习行业+融入圈子,从而掌握人群特征。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方式不同,这也是一个优秀运营必备的特征。
用户调研最好用的方式是和用户聊天。分四步:
1.约你认为「对」的用户吃饭聊天,先积累足够的量。不能只兰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